装备和武器的选择直接影响生存概率与战斗效率。首要原则是兼顾中远距离作战能力和近战爆发力,推荐主武器选择5.56毫米口径步枪如M416或SCAR-L,搭配垂直握把、扩容弹匣和枪口补偿器以提升稳定性。副武器优先考虑栓动狙击枪如AWM或M24,配备8倍镜用于远程压制。若无法获取高倍镜,可改用4倍镜搭配连狙如SKS或Mini14。近战备用方案为霰弹枪S12K或冲锋枪UMP9,用于房区遭遇战。
医疗物资储备需达到基础标准:5个急救包、10个绷带、3瓶止痛药和5罐能量饮料。投掷物中烟雾弹至少携带3枚用于掩护转移,破片手雷2枚用于攻楼或清理掩体后目标。三级头甲优先级高于背包,若背包空间不足可舍弃部分子弹储备。子弹数量控制在5.56毫米子弹180发、7.62毫米子弹60发、霰弹20发即可,过度携带会挤占其他物资空间。
载具选择应考虑地形适应性,硬顶吉普车提供最佳防护但目标明显,敞篷蹦蹦车适合山地机动但缺乏保护。决赛圈建议保留一辆轿车或摩托车用于制造掩体。消音器在单人四排中价值极高,能有效隐藏开火位置,但不应为等待消音器而延误跑圈时机。扼流圈对霰弹枪射程提升显著,在巷战中可发挥关键作用。
安全区较小时可舍弃狙击枪改用双步枪配置,其中一把装配红点镜负责中近距离交火。平底锅必须携带作为背部防护装备。八倍镜仅在拥有栓狙时才有价值,若使用连狙则四倍镜更为实用。燃烧瓶在限制敌人走位方面效果突出,但携带数量不宜超过2个以免占用过多背包空间。
最终装备成型应保证:主武器满配、副武器具备中远距离作战能力、医疗物资满足两轮毒圈消耗、投掷物覆盖多种战术需求。任何时候都需保留30%背包空间用于拾取敌人装备。防具耐久度低于50%时应及时更换,头盔破损优先更换原则不可动摇。通过合理配置装备体系,能显著提升单人对抗四人小队时的生存几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