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造体的进化与升级是提升战力的两大核心途径,但资源有限时需明确优先级。进化通过消耗同种辅助机或碎片提升品质,直接影响基础属性成长率和技能解锁;升级则通过经验材料突破等级上限,提升即时属性数值。两者并非对立关系,而是存在阶段性侧重——当角色处于当前品质上限时,优先突破等级能快速获得战力提升;当等级达到瓶颈且碎片充足时,进化带来的质变更具长期价值。
资源分配需结合角色定位与战斗需求。主力输出型角色建议优先保证等级跟进指挥官等级,确保基础攻击力达标;而辅助型角色更依赖进化解锁的关键技能效果,例如治疗加成或减伤光环。需注意进化存在阈值机制,当消耗素材超出当前最大品质时会返还碎片,因此不必担心资源浪费。武器共鸣系统可随时更换技能效果,这意味着进化后的调整空间较大。
等级突破后新增的属性成长会受进化品质加成,这意味着高阶低等级角色的潜力可能被低估。部分副本如幻痛囚笼对角色品质有硬性要求,SS级才能解锁完整技能组,进化优先级会显著提高。战区等持续作战场景中,高阶角色凭借技能优势往往表现更稳定。
当主力角色达到SSS品质后,单次进化需要180碎片但属性增幅有限,将资源转向副C角色进化或武器突破更具性价比。意识强化突破消耗极大,建议非6星意识仅强化至过渡等级。辅助机系统作为80级后的养成内容,其加成建立在角色基础属性之上,因此前期仍要以本体培养为核心。
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案,只有适合当前box和进度的选择。定期评估角色在核心玩法中的表现,优先补足短板领域。养成过程中保留部分资源应对版本变化是明智之举,但过度保守可能导致进度滞后。通过合理规划,即使非重氪玩家也能在3-4个月周期内培养出具备竞争力的队伍。